资深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硕士,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评员,汕头大学学生职业导师。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慧心荣德心理(ID:huixinrongde) 传统的养育方式中,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刻,医护人员宣布 "是女孩还是男孩 "后,养育者就开始努力通过服装选择、活动选择和玩具来区分婴儿的性别。然而,现在有的家长会选择不同程度上不针对婴儿性别的性别创造式养育方式。 这种育儿方式包括,对家人、朋友和其他人隐瞒婴儿出生时的性别,女婴少穿裙子、男婴多穿"非蓝色 "的衣服,男孩可以穿...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慧心荣德心理(ID:huixinrongde) 离婚是一个重大的决定,对个人和家庭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心理咨询师的职责是提供专业和客观的意见,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和问题,并辅助你做出自己的决策。咨询师可能会帮助你了解婚姻中的问题、挑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帮助你增强解决问题的技能和应对策略,并鼓励你与伴侣进行沟通和寻求支持...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慧心荣德心理(ID:huixinrongde) ,作者:玉衡 如果孩子到家一句话不说,直接进到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关上了门,说明孩子进入了青春期。 以前和自己无话不说的孩子,现在怎么变得如此冷漠了呢?一些家长百思不得其解,有的心里会产生挫败感。刚开始,你还能推开这道房门。慢慢的,你会发现,这道门越来越难被推开了。孩子在屋里写作业还是玩游戏?还是打电话?被老师批评了?和...
爱家心理研究所的后台经常有网友留言问到:想去做心理咨询,但是不知道如何对一个初次见面的陌生心理咨询师敞开心扉? 汕头爱家心理研究所主任心理咨询师马健文答道:如果今天是我们的第一次面谈,在一开始感到难以完全信任,你不知从何说起是很正常的。建立信任需要时间,我会通过一些提问帮你找到思路,请你也给自己一些时间来逐渐放松,与咨询师保持更多的对话和互动,经过几次咨询之后,慢慢就会好起来的。 有时候,我...
浙江读者周女士问:我今年50岁,两年前开始总是担心别人晒不到太阳,知道这样想没有意义,但就是忍不住,就怕别人缺钙,身体不好,但是也没采取行动。以前也有过控制不住想法的时候,情绪也不太稳定,曾经被诊断为抑郁症,现在还在吃抗抑郁和抗强迫症的药。请问我的情况要怎么治?能好吗?马健文答:您的这个症状属于强迫担心,是强迫思维里的一种。强迫思维是指在脑中反复出现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没有必要,...
每当开学季,总有一些家长发现孩子对开学感到抵触。从放松的假期转入紧张的开学状态,孩子有轻微的不适应是正常的。但如果你的孩子多次告诉你他不想上学,甚至出现胃痛、头痛、失眠这些症状时,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孩子可能出现了心理问题。你需要进一步跟进孩子的心理状态。
开学了,帮孩子提升开学适应力!家长究竟应该如何了解孩子的心理、帮助孩子顺利适应新学期、找准学习内驱力、正确地引导孩子且不引起他们的反感呢?本期主题:指引家长做好孩子开学心理调适、帮助孩子找准学习内驱力、沟通有方、正确识别青少年异常心理。
一位加拿大的动物学家曾在野外工作时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大鸟,由于伤势严重,于是把它带到自己的工作站里仔细照料养伤,直到痊愈后才把它放归到发现它的地方。有一天,动物学家从野外工作回来,发现工作站外的阳台上爬满了很多白色的虫子。按理说这些虫子一般只生活在树上,突然出现在这让他也摸不着头脑,只能费了好大功夫功夫把这些虫子清理掉……
文章名:老人不喜欢“哄老语”作者:马健文注册心理咨询师汕头市爱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长“爸,我给你买的坚果记得吃。”李萌叮嘱道。被拒绝后,她继续劝说:“坚果对你的身体有好处,听话,现在就吃。”作为父亲,老李能感受到女儿的关心,但她的态度却总让自己莫名烦躁,发了几次脾气后,父女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
心理咨询师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目前就职于某公立心理科,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评估工作。
高级督导、主任心理咨询师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承担国家级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主编及参编专著10部,代表性著作有《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等。发表文章60余篇,以第一作者在国家级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38篇。
马健文技术总监、主任心理咨询师预约电话:0754-88368363马健文,男,广东省社会医学研究会心理咨询专委会委...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化上精致的妆容登台表演好像是年轻爱好者的专利。但近日,上海长寿路街道的老年居民也站到了聚光灯下,在“老年情绪减压剧场”(以下简称情绪剧场)首次汇演中演绎了一场《邻里情》。据报道,该活动由上海长寿路街道办事处,以及大上海城市花园居民区(上海市首批国家级老年心理关爱点)居委联合举办,旨在通过表演的方式帮助老人减轻压力、释放生活中的不快。
“实在过不下去了,似乎我在婆婆面前做什么都是错的,老公还什么都向她妈妈汇报。在这个家里我就像个外人,简直快疯了!”,一位女性来访者如是说。类似的抱怨,在婆媳矛盾里并不少见。当女人们在埋怨自己的丈夫没长大,不懂处理家庭关系时,我却看到更本质的问题:婆婆才是此类问题的始作俑者。
山西读者郭先生问:我今年43岁,7年前诊断为强迫症,两年前吃左洛夏、希德、氯米帕明强迫行为(重复检查插头)有所缓解,去年停药。近两三个月来出现总想、总担心坏事发生的情况,最近有个考试,压力也比较大。请问我老想负面、危险事情是什么原因?要怎么控制?
在处理婆媳关系的咨询案例时,有一句话我必问媳妇们:“在你心里,如何定位自己目前的角色?首先是自己父母的女儿,还是首先是丈夫家中的媳妇?”没有做好角色转化的妻子们,往往还沉浸在父母的公主情怀里,虽嫁了人,无意识里还想着换个环境做公主。这种想法容易引发妻子们对婚姻不满,更容易激怒婆婆,为婆媳关系埋下隐患。丈夫真该包容你的所有行为和思想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有一个可怕的逻辑,常见于失败的夫妻关系之中:“由于他/她的(某种原因),以至于我受到(某些影响),所以我们夫妻经常产生矛盾。”我每年会接待大量的婚姻咨询个案,求助者无一例外都会吐槽自己的伴侣哪里不够好。反复的吐槽加上亲友的附和声之后,当事人会慢慢被自我催眠,开始坚信对方是问题的始作俑者,然而却苦于无法改变对方…